為切實做好今年“三夏”機械化生產工作,確保夏糧顆粒歸倉,慶城縣立足工作實際,緊緊圍繞中央、省市縣會議文件要求,早謀劃、早準備、早行動,多措并舉全力保障“三夏”機械化生產工作安全有序開展。
安排部署到位。慶城縣把“三夏”小麥機收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,精心組織、科學安排。成立了由縣農業(yè)農村局局長為總指揮,縣農業(yè)農村局副局長、縣農機中心負責人為副指揮,科級干部劃片包干,抓促落實的“三夏”小麥機收工作專班,靠實工作責任,細化工作措施。制定了2023年“三夏”機械化生產工作預案,對“三夏”小麥機收組織協調,作業(yè)供需對接、機收服務保障、機收減損、機播質量提升、應急處置防范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。
工作措施到位。與交通運輸、氣象、石油石化等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協作,統一會商協調調度各自職責范圍內的“三夏”工作。在驛馬、慶城南、慶城北高速路口設立“三夏”小麥跨區(qū)機收服務接待站,印制慶城縣“三夏”機械化生產服務保障卡,切實做好小麥機收的技術指導、組織調度和后勤服務等工作,為機手提供住宿、加油、作業(yè)路線指引等信息服務。在驛馬鎮(zhèn)、白馬鋪鎮(zhèn)、卅鋪鎮(zhèn)、太白梁鄉(xiāng)分別成立以小麥、玉米應急搶收和抗旱排澇為主要功能的農機應急作業(yè)服務隊,以應對農作物遭受不同災情的突發(fā)情況。指導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在各自轄區(qū)重點作業(yè)區(qū)域和主要交通路口設立小麥機收服務點并懸掛橫幅,建立覆蓋各鄉(xiāng)村的機收工作聯系機制,組織作業(yè)供需對接、動態(tài)跟蹤機具落實、及時填補需求缺口、提早發(fā)現困難問題,確保麥收有機可用、有件可換、有油可加、有人可用。
機具保障到位。跟蹤掌握全縣小麥成熟時間、機具分布情況和收獲進度,會同氣象部門適時發(fā)布天氣預報,利用公眾號、微信群做好機具調度引導,確保各鄉(xiāng)鎮(zhèn)機具保障充足、進出轉移順暢。緊盯“小散偏”地塊和軍、烈、孤、困、寡等群體機收需要,精準化調度機具,真正做到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截至目前,檢驗拖拉機2873臺、檢驗率53%,檢驗
聯合收割機62臺、檢驗率68.13%;審驗拖拉機駕駛人128人、審驗率40.5%,審驗聯合
收割機駕駛人14人、審驗率87.5%;排查整改安全隱患20多起,發(fā)放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2份。
技術指導到位。積極開展機收減損宣傳,各小麥機收服務保障點及鄉(xiāng)、村“三夏”聯系人及時發(fā)放《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》等技術宣傳資料,大力宣傳機收在糧食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減損起到的重要作用,鼓勵動員機手精準作業(yè),降低損失,確保夏糧顆粒歸倉,截至目前,共開展技術培訓2期,培訓機手50人,培訓群眾200余人,確保了技術指導到位。
監(jiān)督檢查到位。深入鄉(xiāng)村開展“三夏”農機安全宣傳教育,加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,全面加強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,消除農機安全生產日常管理漏點、斷點、盲點。深入農田、場院和合作社等開展檢查排查,組織農機手簽訂農機作業(yè)安全生產承諾書,有效管控農機田間作業(yè)、道路通行和農民下地出行的安全風險,嚴厲打擊無證、無牌行駛等違法行為,自“三夏”以來,共開展專項檢查15次,出動人員50人(次),確保“三夏”機收會戰(zhàn)順利進行。
作者:范朝霞
我要評論